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文化部关于印发《中国艺术节章程》的通知

时间:2024-07-08 05:10:28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661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文化部关于印发《中国艺术节章程》的通知

文化部


文化部关于印发《中国艺术节章程》的通知
1997年5月12日,文化部

由邓小平同志题写节名的中国艺术节,是国家艺术节,已举办了四届,今年将举办第五届。艺术节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求,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承办地区文化、科技、经贸、旅游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为使中国艺术节越办越好,使之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现将《中国艺术节章程》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中国艺术节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中国艺术节是国家艺术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
第二条 中国艺术节的宗旨是:贯彻党的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荟萃艺术精品,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集中检阅一段时期内文艺事业取得的新成果,推动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承办地区科技、经贸、旅游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扩大中国艺术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
第三条 中国艺术节每三年举办一届。每届艺术节的举办地点,根据各地申办情况选定。
第四条 每届艺术节在内容和艺术形式(或题材、体裁)上可有所侧重,使之具有鲜明的主题和特色。

第二章 组 织 机 构
第五条 中国艺术节设名誉主席、主席、副主席,根据情况可增设顾问。名誉主席、主席由党和国家领导人担任,副主席由文化部和承办地区主要领导人担任。
第六条 中国艺术节设组织委员会,作为主办艺术节的领导机构。组委会主任、副主任由文化部和承办地区党政领导同志担任。委员由中央、国务院有关部委、文化部有关部门领导及承办地区有关领导同志担任。
第七条 中国艺术节组织委员会设秘书长、副秘书长,秘书长、副秘书长由文化部及承办地区有关领导同志担任。
第八条 艺术节组织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剧目学术部、演出展览部、群众文化部、宣传动员部、外事联络部、接待部、财务集资部等有关办事机构。艺术节筹备阶段,文化部和承办地区可分别设立筹备领导小组。
第九条 中国艺术节在筹备阶段设立常设办事机构——中国艺术节办公室。办公室的工作由文化部艺术局承担,负责筹划和组织艺术节的具体工作。

第三章 节徽、节歌
第十条 中国艺术节设永久性节徽。节徽为圆形,中心图案为古体“艺”字变形,周围环以“中国艺术节”中、英文字样;中心图案既象征手捧花束的人,又象征展翅欲飞的鸟,喻意中国的艺术将向新的高度腾飞。
第十一条 中国艺术节设节歌、吉祥物和宣传画。
第十二条 中国艺术节节徽、节歌、吉祥物、宣传画的版权归中国艺术节组织委员会。

第四章 活动内容及剧(节)目选定办法
第十三条 中国艺术节活动的内容,包括舞台艺术演出、文化艺术展览和群众文化活动。并与举办地的经贸、科技、旅游等活动相结合,促进举办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第十四条 参加中国艺术节剧(节)目包括戏曲、话剧、歌剧、舞剧、音乐、舞蹈、杂技、曲艺、木偶、皮影及综合文艺晚会等。
第十五条 美术展览及其它文化艺术及民俗风情展览是中国艺术节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十六条 每届艺术节都邀请部分国外、海外著名艺术团体参加演出,并邀请部分知名人士作为嘉宾参加艺术节活动。
第十七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主管部门向文化部推荐优秀剧(节)目,文化部从全国范围内选拔优秀剧(节)目参加艺术节。
第十八条 每届艺术节组织适当的以承办地区为主的群众文化活动。
第十九条 艺术节期间的经贸、科技、旅游等活动,在组委会的总体规划下,由承办地区负责组织实施。

第五章 申报承办办法
第二十条 中国艺术节采取各地申办形式确定举办地点和承办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均可申请承办。各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申办须经省一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一条 申报时间:一般在本届艺术节筹办期间,即可由各地文化主管部门(经地方人民政府批准)或人民政府向文化部提出承办下届艺术节的报告。经必要程序后,在本届艺术节闭幕时宣布下届举办的时间和地点。
第二十二条 申报内容
(一)承办地区文化艺术资源的特点;
(二)演出展览场馆现状及其满足艺术节使用程度;
(三)接待能力;
(四)交通、通讯状况;
(五)举办大型活动经验及组织能力;
(六)投入经费能力。
第二十三条 根据申报情况和艺术节的侧重点及主题,文化部派考察组对承办地区进行考察。
第二十四条 文化部据考察情况研究拟定举办地点,报中央、国务院批准。

第六章 奖 励 办 法
第二十五条 中国艺术节设“中国艺术节大奖”、“中国艺术节奖”、“中国艺术节特别奖”、“中国艺术节纪念奖”。中国艺术节的各项奖均为国家奖。
第二十六条 每届艺术节设评奖委员会,由文化部有关人员和知名专家组成。评奖委员会对参加艺术节演出、展览等项目进行评奖,评出各种奖项。

第七章 经 费
第二十七条 经费来源:
(一)文化部事业经费和中国艺术节基金会经费;
(二)承办单位投入;
(三)社会集资;
(四)向国家申请专款补贴。
第二十八条 经费使用:艺术节经费须全部用于艺术节活动中,不得挪作它用。经费预算及收支计划由艺术节组委会审定。
第二十九条 对于热心给予艺术节资助的个人或团体,艺术节组委会将给予参加各种活动的优惠条件和相应的荣誉。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中国艺术节档案资料归文化部保存管理。
第三十一条 本章程由文化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 本章程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财政部关于行政单位新旧会计制度衔接问题的通知

财政部


财政部关于行政单位新旧会计制度衔接问题的通知
1998年2月19日,财政部


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各人民团体,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
根据财政部1998年2月6日发布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规定,《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自1998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行政单位原执行的《事业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同时废止。鉴于新制度下发较晚,单位已按原制度建立1998年新帐,为实现新旧会计制度的平稳过渡,保证新制度的顺利实施,现将有关行政单位会计新旧帐务衔接问题做如下规定:

一、凡是1998年帐务核算内容不多的单位,可以重新办理建立新帐工作。具体方法为:
(一)根据年终决算转帐的“资金活动情况表”结合帐簿记录编制年终结算转帐的“资产负债表”(附件一)。
(二)行政单位年终结帐后有关科目内容调整如下:
1.货币资金的结转
将原“经费现金”、“库存现金”科目余额合并转入新制度中的“现金”科目。
将原“经费存款”、“其他存款”科目余额合并转入“银行存款”总帐科目,总帐科目下可按资金的种类分设明细科目。
将原“有价证券(预算内)”、“有价证券(预算外)”合并转入“有价证券”总帐科目。
2.往来款项的结转
将原“经费暂存”、“暂存款”科目余额全部转入“暂存款”科目。
将原“经费暂付”、“暂付款”、“应返还限额”、“合同预付款”、“借出款”科目余额全部转入“暂付款”科目。
3.其他资产的结转
将原“经费材料”、“库存材料”科目余额合并转入“库存材料”科目。
将原“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基金”科目余额分别转入“固定资产”、“固定基金”科目。
4.收入支出的结转
将原“拨入经费”科目余额中属于1997年度的累计拨入经费余额(含1997年经费余额)与“拨出经费”科目中拨付所属单位1997年度的累计拨出经费(含1997年部分)相抵消后的差额转入“结余”科目。
将原“拨入经费”科目余额中属于预拨1998年度的经费仍转入“拨入经费”科目。凡是预收拨入下年度经费通过“经费暂存”科目反映的,应将其转入新年度“拨入经费”科目。
将原“拨入专项资金”科目余额(不含预收1998年部分)与“拨出专项资金”科目余额(不含预拨1998年部分)、“专项资金支出”科目余额之和相抵消后的差额转入“结余”总帐科目,并通过“结余”下设二级科目——“专项结余”单独反映。将原“拨入专项资金”科目中属于预拨1998年专项资金部分转入“拨入经费”科目及相应的“拨入专项经费”二级科目。
将原“拨出经费”(或“经费暂付”)科目余额中属于预拨所属单位1998年度的经费以及“拨出专项资金”科目中属于预拨1998年的专项资金转入“拨出经费”科目。其中属于专项部分应转入“拨出专项”二级科目。
将原“经费包干结余”、“下级上缴收入”、“专用基金收入”、“服务收入”科目余额全数转入“结余”科目。其中,“下级上缴收入”采用转入原“预算外资金收入”的单位,不再重复结转。
5.其他科目的结转
将原“应缴预算收入”、“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余额相应转入“应缴预算款”、“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
将原“个人住房资金”、“缴存公积金”科目余额及相应的结存资金转入单位设置的辅助登记簿。
有关新旧会计科目的转换可参考附件二“行政单位新旧会计科目余额衔接表”。
(三)根据资产负债表所列各科目余额记入1998年新帐。
(四)将1998年以来发生的会计事项补记入帐。

二、凡是1998年帐务核算内容较多,重新建帐工作量较大的单位,可以办理年中转帐。具体方法为:
(一)根据1997年决算结帐的“资金活动情况表”按本“通知”“一”中第(一)—(三)的要求建立新帐。
(二)于2月份月末日办理1998年各总帐的结帐,结出各总帐帐户的收付方发生额和累计余额。使用多栏式帐簿的,应结出各专栏的累计发生额。
(三)根据附件三“总帐发生额及累计余额衔接表”所列的新旧会计科目本期发生额和累计余额的对应关系,分别按新科目并调整出1、2月份的本期发生额和累计余额,并将有关数字分别记入新帐1、2月份的借、贷方本期发生额和累计余额栏,以及相应的多栏式帐簿各专栏。
明细帐也应根据总帐科目的对应关系相应调整。
(四)单位原帐簿于1998年3月1日起停止使用。做为会计档案妥善保管。待本会计年度结束后,与1998年其他会计档案归并存档。
附件:一、资产负债表(结帐后)
二、行政单位新旧会计科目余额衔接表
三、新旧会计总帐发生额及累计余额结转表

附件一:
资产负债表(结帐后)
年 月 日
编表单位: 单位:元
------------------------------------------------------------------------------------------
资 产 部 类 | 负 债 部 类
--------------------------------------------|--------------------------------------------
科目编号| 科 目 名 称 |年初数|期末数|科目编号| 科 目 名 称 |年初数|期末数
--------|------------------|------|------|--------|------------------|------|------
|一、资产类 | | | |二、负债类 | |
--------|------------------|------|------|--------|------------------|------|------
101 | 现金 | | |201 | 应缴预算款 | |
--------|------------------|------|------|--------|------------------|------|------
102 | 银行存款 | | |202 | 应缴财政专户款| |
--------|------------------|------|------|--------|------------------|------|------
103 | 有价证券 | | |203 | 暂存款 | |
--------|------------------|------|------|--------|------------------|------|------
104 | 暂付款 | | | | | |
--------|------------------|------|------|--------|------------------|------|------
105 | 库存材料 | | | |三、净资产类 | |
--------|------------------|------|------|--------|------------------|------|------
106 | 固定资产 | | |301 |固定基金 | |
--------|------------------|------|------|--------|------------------|------|------
| | | |303 |结余 | |
--------|------------------|------|------|--------|------------------|------|------
| | | | |其中:经常性结余 | |
--------|------------------|------|------|--------|------------------|------|------
| | | | |专项结余 | |
--------|------------------|------|------|--------|------------------|------|------
|五、支出类 | | | |四、收入类 | |
--------|------------------|------|------|--------|------------------|------|------
| | | |401 |拨入经费 | |
--------|------------------|------|------|--------|------------------|------|------
502 | 拨出经费 | | |404 |预算外资金收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资产部类总计 | | | |负债部类总计 | |
------------------------------------------------------------------------------------------
注:本表只填期末数即可。

附件二:
行政单位新旧会计科目余额衔接表
--------------------------------------------------------------------------
原 制 度 || || 新 制 度
------------------------||衔接关系||----------------------------------
科 目 名 称 |余额|| ||科目编号| 科 目 名 称 |余额
------------------|----||--------||--------|------------------|----
经费现金 |收方|| 略 || |一、资产类 |
------------------|----||--------||--------|------------------|----
库存现金 |收方|| 略 || 101|现金 |借方
------------------|----||--------||--------|------------------|----
经费存款 |收方|| 略 || | |
------------------|----||--------||--------|------------------|----
其他存款 |收方|| 略 || 102|银行存款 |借方
------------------|----||--------||--------|------------------|----
有价证券(预算内)|收方|| 略 || | |
------------------|----||--------||--------|------------------|----
有价证券(预算外)|收方|| 略 || 103|有价证券 |借方
------------------|----||--------||--------|------------------|----
经费暂付 |付方|| 略 || | |
------------------|----||--------||--------|------------------|----
暂付款 |付方|| 略 || 104|暂付款 |借方
------------------|----||--------||--------|------------------|----
合同预付款 |付方|| 略 || | |
------------------|----||--------||--------|------------------|----
借出款 |付方|| 略 || | |
------------------|----||--------||--------|------------------|----
应返还限额 |付方|| 略 || | |
------------------|----||--------||--------|------------------|----
固定资产 |收方|| 略 || 106|固定资产 |借方
------------------|----||--------||--------|------------------|----
经费材料 |收方|| 略 || | |
------------------|----||--------||--------|------------------|----
库存材料 |收方|| 略 || 105|库存材料 |借方
------------------|----||--------||--------|------------------|----
| || || |二、负债类 |
------------------|----||--------||--------|------------------|----
经费暂存 |收方|| 略 || | |
------------------|----||--------||--------|------------------|----
暂存款 |收方|| 略 || 203|暂存款 |贷方
------------------|----||--------||--------|------------------|----
应缴预算收入 |收方|| 略 || 201|应缴预算款 |贷方
------------------|----||--------||--------|------------------|----
应缴财政专户款 |收方|| 略 || 202|应缴财政专户款 |贷方
------------------|----||--------||--------|------------------|----
| || || |三、净资产 |
------------------|----||--------||--------|------------------|----
经费包干结余 |收方|| 略 || | |
------------------|----||--------||--------|------------------|----
下级上缴收入 |收方|| 略 || 303|结余 |贷方
------------------|----||--------||--------|------------------|----
服务收入 |收方|| 略 || | |
------------------|----||--------||--------|------------------|----
专用基金收入 |收方|| 略 || | |
------------------|----||--------||--------|------------------|----
结余 |收方|| 略 || | |
------------------|----||--------||--------|------------------|----
固定资产基金 |收方|| 略 || 301|固定基金 |贷方
------------------|----||--------||--------|------------------|----
| || || | |
------------------|----||--------||--------|------------------|----
| || || |四、收入类 |
------------------|----||--------||--------|------------------|----
拨入经费 |收方|| 略 || 401|拨入经费 |贷方
------------------|----||--------||--------|------------------|----
拨入专项资金 |收方|| 略 || |拨入专项经费 |贷方
------------------|----||--------||--------|------------------|----
预算外资金收入 |收方|| 略 || 404|预算外资金收入 |贷方
------------------|----||--------||--------|------------------|----
| || || | |
------------------|----||--------||--------|------------------|----
| || || |五、支出类 |
------------------|----||--------||--------|------------------|----
拨出经费 |付方|| 略 || 502|拨出经费 |
------------------|----||--------||--------|------------------|----
拨出专项资金 |付方|| 略 || |拨出专项经费 |借方
------------------|----||--------||--------|------------------|----
专项资金支出 |付方|| 略 || | |
--------------------------------------------------------------------------
注:“………………”表示与明细帐的衔接关系。

附件三:
新旧会计总帐发生额及
累计余额结转表
--------------------------------------------------------------------
原科目性质| 原科目名称 |本期发生额|累计余额| 新科目名称
----------|------------------|----------|--------|--------------
资金结存类|经费现金 |收方|付方|收 |一、资产类
----------|------------------|----|----|--------|--------------
|库存现金 |收方|付方|收 |
----------|------------------|----|----|--------|--------------
| |借方|贷方|借 |现金
----------|------------------|----|----|--------|--------------
| | | | |
----------|------------------|----|----|--------|--------------
|经费存款 |收方|付方|收 |
----------|------------------|----|----|--------|--------------
|其他存款 |收方|付方|收 |
----------|------------------|----|----|--------|--------------
| |借方|贷方|借 |银行存款
----------|------------------|----|----|--------|--------------
| | | | |
----------|------------------|----|----|--------|--------------
|有价证券(预算内)|收方|付方|收 |
----------|------------------|----|----|--------|--------------
|有价证券(预算外)|收方|付方|收 |
----------|------------------|----|----|--------|--------------
| |借方|贷方|借 |有价证券
----------|------------------|----|----|--------|--------------
| | | | |
----------|------------------|----|----|--------|--------------
|经费材料 |收方|付方|收 |
----------|------------------|----|----|--------|--------------
|库存材料 |收方|付方|收 |
----------|------------------|----|----|--------|--------------
| |借方|贷方|借 |库存材料
----------|------------------|----|----|--------|--------------
| | | | |
----------|------------------|----|----|--------|--------------
|固定资产 |收方|付方|收 |
----------|------------------|----|----|--------|--------------
| |借方|贷方|借 |固定资产
----------|------------------|----|----|--------|--------------
资金运用类| | | | |
----------|------------------|----|----|--------|--------------
|经费暂付 |付方|收方|付 |
----------|------------------|----|----|--------|--------------
|暂付款 |付方|收方|付 |
--------------------------------------------------------------------
续表
--------------------------------------------------------------------
原科目性质| 原科目名称 |本期发生额|累计余额| 新科目名称
----------|------------------|----------|--------|--------------
|应返还限额 |付方|收方|付 |
----------|------------------|----|----|--------|--------------
|合同预付款 |付方|收方|付 |
----------|------------------|----|----|--------|--------------
|借出款 |付方|收方|付 |
----------|------------------|----|----|--------|--------------
| |借方|贷方|借 |暂付款
----------|------------------|----|----|--------|--------------
资金来源类| | | | |二、负债类
----------|------------------|----|----|--------|--------------
|经费暂存 |收方|付方|收 |
----------|------------------|----|----|--------|--------------
|暂存款 |收方|付方|收 |
----------|------------------|----|----|--------|--------------
| |贷方|借方|贷 |暂存款
----------|------------------|----|----|--------|--------------
资金结存类|应缴预算收入 |收方|付方|收 |二、负债类
----------|------------------|----|----|--------|--------------
| |贷方|借方|贷 |应缴预算款
----------|------------------|----|----|--------|--------------
| | | | |
----------|------------------|----|----|--------|--------------
|应缴财政专户款 |收方|付方|收 |
----------|------------------|----|----|--------|--------------
| |贷方|借方|贷 |应缴财政专户款
----------|------------------|----|----|--------|--------------
资金来源类| | | | |三、净资产类
----------|------------------|----|----|--------|--------------
|固定资产基金 |收方|付方|收 |
----------|------------------|----|----|--------|--------------
| |贷方|借方|贷 |固定基金
----------|------------------|----|----|--------|--------------
| | | | |
----------|------------------|----|----|--------|--------------
资金来源类| | | | |四、收入类
----------|------------------|----|----|--------|--------------
|拨入经费 |收方|付方|收 |
----------|------------------|----|----|--------|--------------
|拨入专项资金 |收方|付方|收 |
----------|------------------|----|----|--------|--------------
| |贷方|借方|贷 |拨入经费
----------|------------------|----|----|--------|--------------
| | | | |
----------|------------------|----|----|--------|--------------
|预算外资金收入 |收方|付方|收 |
----------|------------------|----|----|--------|--------------
| |贷方|借方|贷 |预算外资金收入
--------------------------------------------------------------------
续表
--------------------------------------------------------------------
原科目性质| 原科目名称 |本期发生额|累计余额| 新科目名称
----------|------------------|----------|--------|--------------
| | | | |
----------|------------------|----|----|--------|--------------
|抵支收入 |收方|付方|收 |
----------|------------------|----|----|--------|--------------
|下级上缴收入 |收方|付方|收 |
----------|------------------|----|----|--------|--------------
|专用基金收入 |收方|付方|收 |
----------|------------------|----|----|--------|--------------
|服务收入 |收方|付方|收 |
----------|------------------|----|----|--------|--------------
|调剂收入 |收方|付方|收 |
----------|------------------|----|----|--------|--------------
| |贷方|借方|贷 |其他收入
----------|------------------|----|----|--------|--------------
| | | | |
----------|------------------|----|----|--------|--------------
资金运用类| | | | |五、支出类
----------|------------------|----|----|--------|--------------
|拨出经费 |付方|收方|付 |
----------|------------------|----|----|--------|--------------
|拨出专项资金 |付方|收方|付 |
----------|------------------|----|----|--------|--------------
| |借方|贷方|借 |拨出经费
----------|------------------|----|----|--------|--------------
资金结存类|经费支出 |付方|收方|付 |五、支出类
----------|------------------|----|----|--------|--------------
|预算外资金支出 |付方|收方|付 |
----------|------------------|----|----|--------|--------------
|专用基金支出 |付方|收方|付 |
----------|------------------|----|----|--------|--------------
|专项资金支出 |付方|收方|付 |
----------|------------------|----|----|--------|--------------
|上交上级支出 |付方|收方|付 |
----------|------------------|----|----|--------|--------------
|调剂支出 |付方|收方|付 |
----------|------------------|----|----|--------|--------------
| |借方|贷方|借 |经费支出
--------------------------------------------------------------------
说明:
1.本表用于新旧行政单位会计总帐科目发生额及累计余额的结转用。
2.本表左方为原《事业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中的会计科目,右方为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的会计科目。黑框内反映新旧会计制度中相关总帐科目对应关系和相关总帐科目的本期发生额与累计余额对应关系。
3.为便于调整帐目,单位在操作时,可将帐簿记录中本期发生额和累计余额的数字填入表中,再按转换后的对应科目名称及数字记入新帐。
4.行政单位应分别结出1、2月份新帐的本期发生额和累计余额。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滨州市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暂行办法》的通知

山东省滨州市人民政府


滨政发〔2006〕103号
  
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滨州市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事业单位,市属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中央、省驻滨各单位:
  《滨州市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暂行办法》已经2006年12月4日第69次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滨州市人民政府    
  二○○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滨州市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鲁政发〔2006〕3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就业工作的意见》(滨政发〔2006〕36号),为建立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扶持体系,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组织和协调,财政、工商、税务、教育、监察、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各负其责,加强配合,共同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扶持工作。
  第二章 扶持对象
  第三条 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扶持对象为下列人员:
  (一)国有、集体企业的就业转失业人员(含出“再就业服务中心”后未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人员);
  (二)国有、集体企业关闭破产需要安置的人员;
  (三)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就业转失业的人员;
  (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含“4050”人员即男性年满50周岁、女性年满40周岁的就业转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一户两代、夫妻双方、抚养未成年子女的单亲家庭就业转失业人员以及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且失业1年以上的城镇其他失业人员);
  (五)进行失业登记的城镇各类企业的就业转失业人员;
  (六)进行失业登记的大中专、技工院校毕业生。
  第三章 扶持目标
  第四条 大力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扶持”行动。每年全市帮助1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鼓励500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鼓励企业吸纳400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安置1000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为7000名有求职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提供3次免费职业介绍和一次性职业培训补贴(3次无正当理由不服从安置的,视同已实现再就业,不再提供就业扶持)。
  第四章 资金保障
  第五条 各级政府要将就业再就业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切实保证就业再就业工作需要。
  第六条 根据鲁劳社〔2006〕58号文件规定,报经省劳动保障厅、省财政厅同意后,组织实施适当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工作,每年从失业保障基金中列支就业资金,总额度按照上年度当年结余额的一定比例用于再就业工作,并积极探索失业保险促进就业更有效的方式。
  第五章 政策措施
  第七条 支持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
  (一)对持《再就业优惠证》并在税收扶持政策范围内的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国家限制的行业除外),在规定限额内依次减免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并免收属于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
  (二)对持《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自筹资金不足的,可提供小额担保贷款,贷款额度一般掌握在2万元左右,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到期确需延长的,可展期1次。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可根据人数和经营项目扩大贷款规模。
  (三)对就业困难人员从事灵活就业,申报就业并参加社会保险的,从再就业资金中,按当地规定最低缴费基数和比例给予60%的社会保险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
  第八条 引导激励企业更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一)对商贸型、服务型企业(国家限制的行业除外)、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中的加工型企业和街道社区具有加工性质的小型企业实体,在新增加的岗位中,当年新招用在税收扶持政策范围内的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实际招用人数,在相应期限内定额依次减免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
  (二)对商贸型、服务型企业(国家限制的行业除外)、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中的加工型企业和街道社区具有加工性质的小型企业实体,在新增加的岗位中,当年新招用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在相应期限内给予社会保险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社会保险补贴标准按企业应为所招人员缴纳的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费计算,个人应缴纳的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费仍由本人负担。
  (三)对安排就业困难人员的城镇各类用人单位可给予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两项补贴之和按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40%的标准计算。第九条 政府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
  (一)公益性岗位安排就业困难人员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按实际招用的人数,在相应期限内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两项补贴之和按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50%的标准计算,其中:社会保险补贴标准按单位应为所招用人员缴纳的养老、医疗、失业及工伤四项社会保险费之和计算,个人应缴纳部分仍由本人负担。
  (二)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和社区开发的工勤服务岗位腾岗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的,按公益性岗位给予社保、岗位补贴。
  (三)“4050”人员在公益性岗位工作超过3年的,社会保险补贴期限可相应延长,原则上不超过两年。
  第十条 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免费职业介绍、一次性职业培训补贴等公共就业服务。
  加强职业指导,为下岗失业人员“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信息”,并以劳动力市场为导向,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方法,大力开展下岗失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创业能力。
  第十一条 做好大中专、技工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一)积极开展对大中专、技工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指导和培训工作。劳动保障部门与大中专院校和各类技工院校联合,选派优秀职业指导人员深入院校,对应届毕业生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开展职业指导、素质测评和上岗前的技能培训,指导学生顺利实现就业。
  (二)对在派遣期内未实现就业的大中专、技工院校毕业生及时进行失业登记,纳入公共就业服务对象范围。
  (三)劳动保障、教育、人事等部门大力开展大中专、技工院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并与日常服务相结合,实现人才、岗位的有效对接。第十二条 适应劳动就业制度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提高劳动保障服务社会化程度,规范各单位用工管理,促进劳动者合理流动,建立劳动保障事务代理中心,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如下服务:
  (一)代理人员档案的查阅和变动情况记录、工作鉴定等材料的接收入档。
  (二)出具代理人员因升学、入伍、社会福利、组织审查等方面档案中记载的相关证明材料。
  (三)代理人员如工作变动,负责办理其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所有制单位之间的档案传递和社会保险基金的转移手续。
  (四)为用人单位和符合条件的个人代办参加社会保险手续;代收代缴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各项社会保险费。
  (五)代理中心作为缴费单位分别在劳动和社会保险处、医疗保险处、劳动就业服务处登记立户,及时将代收的社会保险费全额转交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并办理各种社会保险手续。为符合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人员办理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事宜。
  (六)为单位和个人提供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方面的咨询服务。
  第六章 部门职责
  第十三条 劳动保障部门协调有关部门完善和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加强对下岗失业人员认定和管理,建立再就业援助制度;加强对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的管理和服务;加强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提高劳动保障服务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就业的联动机制。
  第十四条 财政部门根据就业工作需要,认真编制就业再就业资金预算,合理安排就业再就业资金,加强就业再就业资金的监督管理。
  第十五条 工商、税务等部门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及时了解再就业扶持政策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第十六条 教育部门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进一步深化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与有关部门共同完善并落实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第十七条 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积极参与就业扶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工作;充分发挥群众组织的监督作用,维护下岗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十八条 对企业、社区居民委员会、劳动保障机构等违反规定,随意扩大扶持范围的,取消其审核资格,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第十九条 对用人单位或个人弄虚作假、冒充顶替,骗取国家扶持政策和资金的行为,要严肃查处。
  第二十条 各级财政、审计等部门加强就业资金的监督检查,对挤占、挪用就业资金的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第二十一条 监察部门对再就业扶持政策落实情况加强监督检查,对政府部门和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不落实政策及其他违反法律、法规和行政纪律的行为要依法查处。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