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矿产和地下水储量报告奖励办法

时间:2024-07-01 07:02:28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123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矿产和地下水储量报告奖励办法

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


矿产和地下水储量报告奖励办法
1995年3月11日,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

第一条 为奖励在推进科技进步,促进提高矿产勘查工作和储量报告质量中做出重要贡献的技术人员和集体,充分发挥广大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和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储委)、国家经委、国家计委颁发的《矿产和地下水勘探报告审批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奖励范围包括:凡经全国储委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矿产储量委员会批准的各类矿产和地下水储量报告。
第三条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以申请矿产和地下水储量报告奖:
(一)矿产勘查工作中部署合理,勘查工程和试验测试质量好,研究程度符合规范要求,储量计算正确,报告编写质量高,并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的;
(二)创造性地应用各种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或国际先进技术规范、标准,取得显著成效的;
(三)在推广、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中,做出重要贡献并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
第四条 矿产和地下水储量报告奖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三个等级。
对有特殊贡献的大型以上矿产和地下水储量报告,可以授予特等奖。
第五条 一、二和三等储量报告奖分别相当部级一、二和三等科技进步奖或科技成果奖,特等奖相当部级特等奖。
获二等奖以上报告可由各有关矿产勘查部门申报国家级科技进步奖。
第六条 全国储委办公室负责组织全国矿产和地下水储量报告一、二等奖和特等奖的评审,并负责全国储委审批的储量报告一、二等奖和特等奖的推荐以及三等奖的评审;省(区、市)储委负责本省(区、市)储委审批的储量报告一、二等奖和特等奖的推荐以及三等奖的评审。
第七条 矿产和地下水储量报告奖为年度奖。凡当年审查批准的报告,经主管厅(局)审查同意后于次年二月底前向审批报告的储委办事机构申报,逾期不予受理。
第八条 一个单位完成的储量报告由该完成单位申报。几个单位完成的储量报告,由主持单位组织联合申报。
第九条 申报一、二等奖和特等奖的,经全国储委办公室或省(区、市)储委初审,合格的向全国储委推荐;申报三等奖的,报全国储委办公室或省(区、市)储委评审,报全国储委复核。
第十条 经全国储委审定的一、二等奖和特等奖及经其复核后的三等奖,报全国储委主任批准后公布。
第十一条 经批准获奖的矿产和地下水储量报告,自公布之日起三个月内,如有异议,由有关主管单位提出处理意见,报储量报告奖励等级审定单位复议,无异议的即行授奖。
第十二条 矿产和地下水储量报告奖获得者,由全国储委颁发奖状和证书。其事迹应记入本人档案,并作为考核、晋升、评定职称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十三条 获奖的矿产和地下水储量报告,如发现弄虚作假,经查实后撤销其奖励。有关单位扣回所发奖金,并给当事人以适当处分。
第十四条 本办法实施细则由全国储委办公室另行制定。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全国储委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储发〔1991〕058号文和储发〔1992〕68号文颁发的《矿产和地下水勘探报告质量评定标准和奖惩办法》及其补充规定即行废止。


关于收取保险业务监管费有关事项的通知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关于收取保险业务监管费有关事项的通知 (保监发[2002]99号)
2002年9月30日

各保险公司、保险中介公司、外国保险机构代表处:
根据《财政部、国家计委关于同意继续收取保险业务监管费的复函》(财综[2001]86号)和《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保险业务监管费收费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计价格[2002]1590号)的规定,结合保险业的实际情况,现将有关收费的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保险业务监管费的收费范围和收费标准
(一)收费范围
1、经中国保监会批准成立的各类商业保险公司;
2、经中国保监会批准成立的专门从事保险中介业务的机构;
3、经中国保监会批准设立的外国保险机构代表处;
4、由中国保监会负责管理的其他保险公司和机构。
(二)收费标准
1、财产险、人身意外险、短期健康险业务按当年自留保费收入的2‰收取;
2、长期人寿险、长期健康险业务按当年自留保费收入1.2‰收取;
3、保险中介机构按当年代办保险业务营业收入的2‰收取;
4、外国保险机构代表处,按每年每个代表处2万元定额收取。
二、保险业务监管费的上缴方式和计算方法
(一)各保险公司保险业务监管费采取按季预缴、年终清缴的方式,由各保险公司法人机构统一汇缴。计算方法为:各保险公司先以上年自留保费数为基数计算本年缴费额,按季度平均缴纳,与当年应缴监管费差额部分待年终决算后清缴。
年度缴费总额不足5万元的,采取一次性预缴,年终清缴的方式。
(二)保险中介机构保险业务监管费采取按年度一次性预缴,年终清缴的方式。计算方法为:以上年营业收入为基数计算本年缴费额,一次性预缴,与当年应缴监管费差额部分待年终决算后清缴。
(三)外国保险机构代表处保险业务监管费采取每年按定额标准一次性上缴的方式。
(四)保险业务监管费的缴费单位计算到"元"位。我会凭银行收款进账单开据收费专用发票。
三、保险业务监管费的上缴时间
(一)按季度上缴的时间为每季初月10日前;
(二)一次性上缴的时间为每年3月30日前;
(三)年终清缴时间不得晚于次年3月30日。
四、保险业务监管费上缴银行账户
户名:保监会-中央财政汇缴专户
账号:7112410189800000130
开户行:中信实业银行东单支行
五、2002年保险业务监管费未缴或未按规定缴纳的单位,请在10月20日前办理完上缴(补缴)手续。
六、本通知自2002年1月1日起执行。1999年中国保监会下发的《关于收取保险业务监管费的通知》(保监发[1999]236号)同时废止。

附件:1、《财政部 国家计委关于同意继续收取保险业务监管费的复函》
2、《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保险业务监管费收费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政部国家计委关于同意继续收取保险业务监管费的复函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你会《关于重新申报保险业务监管费收费立项和标准的函》(保监函[200l]164号)收悉。经研究,现就有关事项函复如下:
一、为加强保险市场监督管理,保障保险监管部门必要的经费开支,同意你会继续向经批准成立的各类商业保险公司和专门从事保险中介业务的机构收取保险业务监管费,并将收费范围扩大到经你会批准成立的外国保险机构代表处和由你会负责管理的其他保险公司及机构。
出口信用保险等政策性保险业务不在收费范围之列。
二、保险业务监管费标准由国家计委、财政部另行核定。
三、你会收取保险业务监管费,应到国家计委办理收费许可证变更手续,并按规定使用财政部统一印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
四、保险业务监管费属于行政性收费,应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国发[1996]29号)的有关规定,纳入中央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即收入全额上缴中央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支出按照批准的预算和财政部门核拨的资金及规定用途安排使用。
五、你会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收费项目、范围和标准收费,加强财务会计核算,并按规定向财政部报送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年度收支预算和决算,自觉接受财政、物价、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
六、本文自2002年1月1日起执行,《财政部、国家计委关于批准收取保险业务监管费的通知》(财综字{1999}123号)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二oo二年十二月十一日



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保险业务监管费收费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报来《关于重新申报保险业务监管费收费立项和标准的函》(保监函〔2001〕164号)收悉。根据《财政部、国家计委关于同意继续收取保险业务监管费的复函》(财综〔200086号〕规定,现将保险业务监管费收费标准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你会对保险公司以及专门从事保险中介业务的机构,收取的保险业务监管费继续按现行收费标准收取。即,你会对保险公司经营的财产险、人身意外险、短期健康险业务,仍按保险公司年度自留保费收入的2‰收取保险业务监管费;对保险公司经营的长期人寿险、长期健康险业务,仍按保险公司年度自留保费收入的1.2‰收取保险业务监管费;对专门从事保险中介业务的机构,仍按代办保险业务营业收入的2‰收取保险业务监管费。
二、你会对外国保险机构代表处,按每年每个代表处2万元定额收取保险业务监管费。
三、你会实施收费应按规定到国家计委办理《收费许可证》变更手续,并按照财政部有关规定使用票据。你会要严格执行规定的收费标准,自觉接受价格、财政部门的监督检查。
四、上述规定自2002年1月1日起执行。有效期限暂定为3年。有效期满后按规定程序,由你会报国家计委、财政部重新审批。《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保险业务监管费收费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计价格〔1999〕2119号)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二oo二年九月十日



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取缔二轮摩托车、正三轮摩托车非法营运的若干规定

湖南省长沙市人民政府


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取缔二轮摩托车、正三轮摩托车非法营运的若干规定


长沙市人民政府令

第65号

《关于取缔二轮摩托车、正三轮摩托车非法营运的若干规定》已于2001年4月17日经市人民政府第10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请遵照执行。

市 长 谭仲池

二00一年五月八日

为加强我市道路交通管理,维护交通秩序,减少交通事故,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现就取缔二轮摩托车、正三轮摩托车非法营运、规范肢残人代步车的有关事项规定如下:

一、严禁无牌无证的二轮摩托车、正三轮摩托车在我市道路上行驶。违者,有驾驶证的撤消驾驶证,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无驾驶证的处2000元以下罚款,并处拘留15日。

二、严禁二轮摩托车、正三轮摩托车在我市行政区域内非法营运。违者,吊销驾驶证和机动车行驶证、号牌,并处3000元以下罚款。

三、凡有我市户口且具备驾驶残疾人机动代步车的下肢残疾人,凭市残联出示的残疾证明可购买质检合格的残疾人机动代步车。市公安局车辆管理所凭市残联入户通知书及有关证明核发证照。其车辆使用期限为8年,到期强制报废。

四、下肢残疾人驾驶机动代步车应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并携带驾驶证、行驶证、残疾人证明(五一大道禁止残疾人机动代步车行驶)。严禁残疾人代步车载人、超载、闯禁区、不按车道行驶。违者,处200元罚款。

五、严禁非下肢残疾人驾驶残疾人代步车。违者,没收并销毁该代步车。同时,有驾驶证的撤消驾驶证,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无驾驶证的处2000元以下罚款,并处治安拘留。

六、本规定发布后,原以正三轮摩托车营运谋生的残疾人生活确有困难的,可到户籍所在地民政部门按规定申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或救济金。

七、凡违反本规定,阻挠执行公务、聚众闹事者,公安机关将依法制止,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罚;触犯刑律者,依法追究其行驶责任。

八、本规定由各区、县(市)政府组织公安、交通、工商、城管等部门负责实施。上述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及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对非法营运者予以处罚。

九、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